演讲者简介:汪华

汪华先生是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、联合CEO兼管理合伙人,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界“天才级”的预言家。他拥有斯坦福大学MBA学位,曾供职于谷歌中国。 [1, 2, 3] 2009年与李开复博士共同创立创新工场,凭借对趋势的敏锐洞察,在2008年就超前预测了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到来。 [4] 其投资组合包括知乎、地平线机器人、第四范式等众多知名企业,是中国最早期、最坚定的AI领域投资人之一。 [6, 13]

核心观点摘要

💡 新旧范式之别:实现 vs 连接
  • 观点大厂仍沿用移动互联网的「连接」范式(追求广度、用户量),创业者无需在此与他们竞争。
  • 观点AI时代的新范式是「实现」范式(追求深度、高单用户价值),即真正帮用户把事做完。
  • 观点“实现”环节的价值是“连接”的5-10倍,这是留给创业者的巨大价值空间
  • 观点创业者应转变思维:别关心日活(DAU),要关心“如何获得第一个一千万美元收入”
🚀 时代机遇:「模型红利」
  • 观点当下有“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波红利”——模型红利,取代了过去的流量红利。
  • 事实近半年,模型性能在垂直领域已突破“可用”阈值,从“玩具”变为能创造“惊艳感”的工具。
  • 事实大厂在卷基础模型,但未将模型能力应用到无数垂直细分领域,产生了巨大的“势能差”
  • 观点创业机会:成为第一个将最新模型能力引入某个垂直洼地的人,就能吃到红利,迅速起量。
🗺️ 创业者 playbook:如何行动
  • 观点战略定位:放弃大体量,专注高价值、垂直深度的市场,与大厂不在同一赛道。
  • 观点开阔视野:全球的模型红利,面向全球市场,深入千行百业
  • 观点核心能力:行业know-how(诀窍)变得至关重要。将行业知识转化为模型能理解的流程,是创造价值的关键。
  • 观点发展路径:别怕天花板低。从一个具体问题切入获得首批客户,再沿业务链条不断深挖和延伸,构建壁垒。
⏳ 未来热点与紧迫性
  • 预言接下来最大的红利洼地是「Agent」「多模态」
  • 预言Agent(工具调用、推理)和多模态(尤其在B端)的能力将在未来10-12个月内发生“天翻地覆的变化”
  • 预言“一年内是吃模型红利头一口汤的黄金期,创业要趁早。”
  • 观点一年后,模型性能增长将放缓,竞争会进入同质化阶段,创业难度将远大于现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