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永浩访谈摘要:关于AI、创业与未来计划
💡 核心主题:梁文锋建议我「靠嘴吃饭」
▶
- 事实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建议罗永浩,认为他“靠嘴吃饭”的能力是全国顶尖,不应浪费。
- 观点罗永浩认为梁文锋这类新一代创始人(如王兴、张一鸣)有共同点:朴素、好奇心强、像学生,提问直接真诚。
- 计划受此启发,罗永浩计划做一个类似Lex Fridman的长篇深度播客,访谈科技领袖和创业者,这既能发挥其长处,也能辅助他的科技创业。
🚀 新产品动向:纯软件先行,两三个月上线
▶
- 事实罗永浩自2022年起成立新公司,一直在进行研发。
- 事实AR眼镜方向因“十年内难商业化”而放弃;原定的软硬件结合产品因“软件工程灾难”而推迟。
- 计划一个纯软件产品(效率工具集)将在未来两三个月内上线。
- 观点他认为现有AI邮件客户端(包括美国明星项目)都做得“很差”,这是他切入的垂直机会点。
🤔 对TNT的反思:太超前,但证明了价值
▶
- 观点罗永浩认为,TNT是“一个臭名昭著的失败例子”,但失败原因是产品理念过于超前,当时的技术(NLP)无法匹配。如果放在今天的AI时代,大部分思路都是对的。
- 事实尽管公众嘲讽,但在锤子科技被收购时,四个潜在买家中有三家是因为TNT才来洽谈的。最终公司被字节跳动收购,保全了团队。
- 观点这证明了UX(用户体验)创新的长期价值,即使在短期内不被理解。
🌐 对AI时代的创业观察
▶
- 观点大公司(如苹果)在创始人离去后反应迟钝,Siri在AI革命两年半后依然“毫无起色”,这给创业公司留下了巨大机会。
- 观点中国大公司的创始人都还在一线,“抄袭的速度非常快”,因此中国AI创业公司早期就选择出海有充分理由。
- 观点投资人问“大公司做了怎么办”是“不及格的问题”。风险投资的本质就是帮助创业者去“赌”能打败大公司。
- 观点AI时代,产品的美学(长得好看)和多元化交互变得更加重要,纯对话框的世界“太无聊了”。
🤖 人与AI的关系重构
▶
- 观点AI产品的关键在于引导用户认识其能力边界:既不低估(只当搜索引擎),也不高估(以为无所不能)。
- 事实“独响”App通过“和AI一起睡觉”等非对话式交互,让用户对AI产生情感投入,从而反向促进用户养成好习惯。
- 观点直接聊天不是与AI建立情感连接的唯一方式,因为当前模型能力有限,容易体验下降。创造新的连接方式是创业公司的优势。
- 观点AI应成为具备“同理心”的Agent,不仅是工具,更能提供情感支持(安心、幸福感)。
🎉 未来新规划:重启「科技春晚」
▶
- 计划罗永浩希望通过播客积累内容和影响力。
- 计划计划与极客公园合作,在年底搞一个规模盛大的“科技春晚”大会。
- 观点大会的目的:向公众普及AI,为资源不足的年轻AI创业者做“助推器”,同时可以“夹带私货”,自然地发布自己的新软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