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摘要:压力是一种身心一体的综合反应,包含生理、认知、情绪和行为四个维度。我们感受到的“压力感”主要由主观认知决定,而非“压力源”本身。
- 压力的四个维度:判断是否存在压力,需从四个方面分析:
- 生理反应:如失眠、吃不下饭。这是由大脑“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”三轴系统分泌压力激素导致的过度兴奋。
- 认知评估:你如何看待和解释事件。认为自己没压力,但身体仍可能有反应。
- 情绪反应:如紧张、焦虑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- 行为变化:如朋友说你“不像自己了”,做事反常。
- 压力源 vs. 压力感:心理学区分“压力源”(客观事件,如高考)和“压力感”(主观感受)。压力感的大小与你的想法直接相关。
- 压力感的两大认知误区:
- 灾难化后果: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(“考不上好大学就完了”)。
- 高估威胁/低估能力:觉得自己无法应对(“这个问题太难了”)。
- 自我检测线索:连续多日失眠、吃不下饭、易怒、烦躁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灾难性思维、人际关系紧张等,都是压力过度的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