员工开始派遣AI笔记应用(如Otter.ai, Fathom等)代替自己参加视频会议。这些AI能录音、转录并生成摘要。在某些会议中,AI“参会者”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人类。
Zoom, Microsoft Teams, Google Meet等主流工作平台均提供了AI笔记和摘要功能。Zoom的CEO更提出了未来允许用户创建能代替本人参会和决策的“数字孪生”的设想。
随着AI笔记工具的普及,人们开始派AI“替身”参加网络会议。这在提升效率的同时,也引发了关于人际互动、隐私和工作伦理的深刻担忧。
员工开始派遣AI笔记应用(如Otter.ai, Fathom等)代替自己参加视频会议。这些AI能录音、转录并生成摘要。在某些会议中,AI“参会者”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人类。
Zoom, Microsoft Teams, Google Meet等主流工作平台均提供了AI笔记和摘要功能。Zoom的CEO更提出了未来允许用户创建能代替本人参会和决策的“数字孪生”的设想。
AI专家Allie K. Miller指出,AI的存在会抑制开放讨论。她习惯在会议最后5分钟关掉AI,此时“真正的问题才会出现”。她还因私人谈话被对方在不知情下录音而感到“被彻底侵犯了”。
律师Joshua Weaver警告,使用AI录音可能触犯窃听、数据隐私和安全法。美国各州法律不同,部分州(如加州、佛罗里达州)要求所有参会方同意才能录音。隐形的AI笔记应用(不作为参会者加入会议,仅监听电脑音频)使用户更难察觉被录音。
业务顾问Liz Henderson的经历敲响了警钟:她一次会议的AI转录稿在未经她同意的情况下,在公司全员大会上被展示,令她震惊和担忧。这暴露了企业如何存储和管理这些敏感录音数据的问题,尤其是在有严格数据保护法(如欧盟GDPR)的地区。
公司CEO Neal Shah虽然喜欢AI笔记工具,但也担心堆积如山的会议记录难以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洞见,最终导致“信息泛滥,意义丧失”。
派AI代替自己参会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缺乏努力和敬业的表现,可能影响团队协作和个人声誉。
中学校长Kip Glazer认为,如果一场会议涌入大量AI“替身”,组织者应该反思:这场会议真的有必要开吗?或者它是否可以通过邮件或备忘录的形式解决?
为了确保人类的积极参与,会议组织者可以明确传达会议的重要性,例如直接说明:“我们将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,我需要每个人的声音都在场。”